3月11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后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,并就經濟增速、減稅降費、營商環境等回答中外記者提問。
實現5.5%左右的增長是在高水平上的穩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,去年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,我國不僅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,而且為今年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“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110多萬億人民幣,繼續增長可以說是在高基數上的增長。從世界范圍來看,這么大的經濟體要保持中高速增長,本身就是很大的難題。今年確定5.5%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。我還記得,去年就是在這個記者會上,有記者問我,說你們定6%以上,6%這個目標是不是低了?我們不是沒有感到,因為上一年基數低,去年完全有可能實現8%乃至于更高的增長,但是我們還是確定增長6%以上,‘以上’是開了口子,樂見其成。但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標桿是按照6%來確定的,也就是說財政、貨幣、就業等政策都要圍繞著這個標桿進行,這就使得我們降低了赤字率,宏觀杠桿率穩中有降,這也為今年應對新的挑戰預留了政策空間。”李克強表示。
李克強表示,今年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和挑戰,各種復雜環境在變化,不確定因素增多。同時實現5.5%的目標,即中國百萬億元量級以上GDP5.5%的增量,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總量。實現5.5%左右的增長,這是在高水平上的穩,實質上就是進,是不容易的,必須有相應的宏觀政策支撐,以及配套的金融、就業等多項舉措。
“如果說我們今年采取的舉措不僅是應對短期的,也是立足當前、著眼長遠的,決不預支未來,是可持續的。因為正像記者朋友提到的,中國還有應對氣候變化、收入差距、債務等眾多問題,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中長期過程中,包括今年去有力地應對。有關方面的措施我們都在安排部署,中國現代化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當中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。”李克強表示。
減稅降費最直接、最公平、最有效率
在回答哪項措施對企業幫助最大時,李克強說,從這幾年的實踐看,減稅降費效果最直接。
“因為減稅降費最直接、最公平、最有效率。從今年我收到的有關報告看,普遍把減稅降費作為對政府宏觀政策的第一個期待。看來,施肥還得要施到根上,根壯才能枝繁葉茂。”李克強表示。
李克強表示,我在材料上也看到,有人擔心減稅降費實施幾年了,邊際效應是不是已經遞減了,也就是說作用不像以前那么大了。這次我們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是退稅和減稅并舉,規模2.5萬億元。在2020年經濟受沖擊最嚴重時,也就是這么大的政策規模,最終挺過來了,而且這次調整結構,把退稅頂在前面。所謂退稅,就是按照稅制的設計,對市場主體類似于先繳后返的稅額,采取提前退稅的辦法,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稅額退給企業,規模1.5萬億元以上。如果效果好,還會加大力度。
“退稅優先考慮小微企業,因為小微企業量大面廣,支撐的就業人口多,而且現在是他們資金最緊張、最困難的時候,所以我們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,把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到位,把制造業、研發服務業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在年內全面解決,對小微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逐月解決。”李克強說。
“我在政協參加討論的時候,一位政協委員是企業家,他就告訴我,相比減稅降費和投資等其他措施,退稅來得最快、來得最好。跑個項目可能有很多周折,退稅等于是給企業直接發現金、增加現金流,是及時雨。看來,說破千言萬語,不如干成實事一樁,一定要把這項關鍵性措施落到位。”李克強表示。
對于減稅成效,李克強給出了一組數據,從2013年中國實施增值稅改革,以減稅為導向,累計減了8.7萬億元,當時財政收入大概11萬億元,去年已突破20萬億元,增加近一倍。在他看來,退稅降費是在做減法,但實質上也是加法,因為今天退,明天就是增,今天減,明天就可能是加。因為企業在此過程中受益,受益就是其效益增加。所謂水深魚歸、水多魚多,這是涵養了稅源,培育壯大了市場主體。
在提到地方財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難時,李克強表示,今年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幅將達18%,總規模達9.8萬億元,是多年來未見的大規模。
李克強表示,退稅主要是中央財政掏腰包,當然地方政府也得“湊份子”。退稅的錢是直達企業,考慮到基層的困難,我們對基層的轉移支付補助資金是直達市縣以下基層。地方政府要當“鐵公雞”,不該花的錢一分錢也不能花,該給市場主體的錢一分都不能少,多一分那是添光彩。
“放管服”改革惠企利民
這些年,我國的營商環境雖然有所改善,市場主體大幅增長,企業辦事也方便了許多,但各種干擾仍然不少。在當前情況下,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、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方面還會做哪些努力?
對此,李克強表示,近十年,國務院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全國性的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優化營商環境的會議。可以說“放管服”改革是為市場主體改良生長的土壤,減稅降費是為他們施肥澆水,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是要推動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夠生根發芽。
“只要我們把人民的創造力發揮出來,把市場主體的活力激發出來,大家可以想象經濟的生動局面。但政府必須進行刀刃向內的改革,不能讓政府部門圍繞著自己的權力在轉,而要通過改革,讓市場主體層出不窮、生機勃勃。”李克強表示。
李克強表示,觸動利益是比觸動靈魂要難的。但政貴有恒,這些年中國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、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有1000多項行政許可被下放或取消,非行政許可退出歷史舞臺。過去辦企業拿執照要幾十天的時間,多時上百天。現在在全國范圍內平均4天,最少的地方1天。現在大約9成的政務服務是網上辦、掌上辦、異地辦、不見面辦。
“實際上這是在打破利益的藩籬,使惠企利民突破了傳統的思維,惠企利民的措施我們會繼續推進下去。”李克強說。
李克強介紹,這些年通過營商環境不斷改善,我國市場主體已經達到1.5億戶,比十年前凈增了約1億戶,主要是民營市場主體,其中個體工商戶達到1億戶。
“可不要小看個體工商戶,他們是一頭連著眾多人的生計,一頭連著大眾的消費。我在政協討論時,那些企業家就說,如果沒有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打通微細血管,那大中企業甚至國企央企都動不起來。”李克強表示。
“大家到經濟發展好的地方看一看,那里都是改革力度大、營商環境好、市場主體多,所以經濟蓬蓬勃勃。”李克強說。
李克強表示,“放”“管”是并行的,“放”不是放責,“管”是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。“放”也不是放任,對那些假冒偽劣、坑蒙拐騙等行為要堅決打擊,尤其是對一些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和群眾利益的,像食品藥品、安全生產、金融等領域,要加強監管,違規違法的必須懲處。現在新業態新模式也在不斷變化發展,要不斷完善監管規定和方式,使市場主體真正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競爭和發展。